【编者按】响应教育强国战略,构建行业多方共赢的生态合作体系,中望软件牵头与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等单位,联合推出“标杆100”案例计划,邀请100位教育行业标杆先行者,分享在培养国家战略人才过程中的实践和经验。本期走进杭州永荣实业有限公司,永荣实业和中望软件在教育行业数字化浪潮中形成深度合作,共同服务全国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推动国产工业设计软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新。本文聚焦双方合作初心、实践路径与行业价值等方面。
杭州永荣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荣实业)创立于2015年7月,秉承“突破、创新、精诚、共进”的发展理念,践行“以技术驱动创新,让用户更具价值”的企业使命。经过持续创新发展,公司于2018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21年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数字化设计与检测技术领域的深耕者,永荣实业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已建成1个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专家工作站,累计获得30余项国家专利发明及知识产权成果。依托自主研发实力,成功推出3D光学检测仪、几何公差检测实验台、三维模型智能评测系统、机床夹具智能装调工作站及标准化三维模型库等核心产品,构建起覆盖设计、检测、评估全流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体系,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闭环转化。
在技能人才培养领域,永荣实业深度融入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进程,其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检测设备与三维建模检测系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选拔“CAD机械设计”赛项与国赛精选“装配钳工”赛项的三维建模与产品质量检测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技术先进性与系统稳定性获得竞赛组委会、行业专家及参赛院校的高度评价。此外,永荣实业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设备设施供应商荣誉称号,进一步确立了公司在职业能力教育领域的标杆地位。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永荣实业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集美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联合开发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型技术成果转化。公司凭借“产业需求导向、技术赋能教育”的产教融合模式,获教育部认定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单位”,形成“产业反哺教育、教育赋能产业”的双向赋能生态,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相遇:国产化浪潮下的战略选择
2015 年,永荣实业敏锐地察觉到国产化替代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而中望软件吸引永荣的核心动因在于其构建的“技术穿透+场景适配”双轮驱动体系:一方面,中望软件作为国产工业软件领军企业,其CAx技术栈完整覆盖从基础设计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为教育场景提供自主可控的技术底座;另一方面,中望通过“政策契合”、“教学契合”和“产业契合”三维战略精准对接教育需求。
具体而言,中望解决方案通过三大维度重构教育生态:
1.技术赋能层:提供CAD/CAM/CAE全链条工具链,支持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重构,解决传统教学资源碎片化问题;
2.生态构建层:依托连续十多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技术积累,形成“赛事标准-教学标准-认证标准”三位一体转化机制;
3.产教融合层:通过开放开发工具链(如中望3D二次开发接口)支撑院校承接企业特殊需求,在国产工业软件底座上实现定制化开发,更好的服务企业需求。
这种“工具+资源+生态”的战略闭环,让永荣实业看到了双方合作的巨大潜力。于是,双方迅速达成战略合作,瞄准浙江、安徽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市场,开启国产工业软件教育生态的破冰之旅。
突破:构建铁三角模式破难题
“进入校园并非易事,传统机械设计教学存在着场景割裂、知识断层等诸多痛点。”李星星回忆道,“为了打破这些困境,我们联合中望软件与院校提出了‘厂商技术穿透 + 渠道硬件创新 + 院校场景验证’的铁三角模式,并开始逐步验证。”
在这个模式中,三方紧密协作,各展所长。中望软件提供 CAD/CAM 核心技术支撑,为整个合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引擎;永荣实业则发挥自身优势,将技术转化为适合教学的资源,成为连接技术与教学的桥梁;院校主导场景化教学实践,确保技术和资源能够真正落地应用。三方通过大赛资源转化,联合研发机械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件、智能零部件测绘实训装置等教学产品,提供满足机械识图、机械制图、数字化设计、零部件测量与测绘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绍兴中专的项目,就是三方协同创新的经典案例。2017 年,由全国机械行执委牵头,中望软件和绍兴中专承办,永荣实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全国生产型零部件测绘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历经三年协同创新,中望提供国产工业软件技术底座,永荣基于大赛标准开发模块化实训装备,院校将教学场景细化为测绘设计、创新实践等6大功能模块。最终绍兴中专获批全国首批生产型零部件测绘实训基地,形成“课程开发-技能竞赛-产业服务”闭环体系。该模式使教学效率提升40%,现已在全国多所职业院校推广,验证了“技术赋能+产业反哺+教学迭代”协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
攻坚:直面国际巨头的突围
面对国际巨头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围堵,双方构建了“数字转型”协同体系:
通过联合浙江省教科院等机构建立产教融合平台,创新“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累计覆盖 2 万余名教师,帮助教师们逐渐适应并熟练使用国产软件。同时,深度参与国家规划教材开发,将中望 CAD/CAM 技术标准嵌入机械制造相关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并配套建设包含 2000 + 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国产软件在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多年来,永荣实业携手中望软件在浙、皖地区的职业院校建立了 150 个实训室基地,为该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及人社部门举办的机械类职业技能赛事提供了超过 600 场的持续支持。通过构建 “教材-师资-实训”三位一体解决方案,成功形成了国产工业软件教育应用范式。
升华:从工具赋能到生态共建
经过多年实践,双方合作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更通过“三维递进式价值闭环”开启了人才培养的创新尝试。
双方以技能大赛为支点,依托中望软件技术支撑构建标准化赛项规程,将赛事要求转化为教学标准。接着,通过 “赛教互哺” 机制,打通课程体系重构路径,将大赛任务模块、1 + X 证书能力矩阵与岗位技能需求进行耦合,形成 “岗课赛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群。最后,将企业真实项目、竞赛成果反哺教学资源迭代,形成了 “工具应用-赛事锤炼-证书认证-教学优化-产业反哺”的闭环链路。
这种模式让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实现了从单一工具供应商向产教生态构建者的跃迁,构建起涵盖技术、人才、产业的完整生态链。
共赢:多方受益的教育合作新生态
中望软件的“教育优先”战略,使多方实现了共赢:院校端构建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企业端获得了定制化技术人才储备及国产工业软件应用场景,降低了人才适配成本;行业端推动了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进程,形成了 “教育链 – 人才链 – 产业链”三链融通新范式。
永荣实业在参与教育生态建设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品牌价值提升、技术应用场景拓展及潜在客户集群培育,还形成了可持续的市场增长动能。
对于想要加入中望教育的合作伙伴,李星星也给出了建议:一是 “专业”,明确自身领域与客户定位;二是“专注”,深耕装备制造细分方向,在数字化设计/制造/检测领域纵向深挖技术壁垒;三是“专心”,通过学术交流、师资培训、智库送教等活动精研技术,厚植行业根基,以深度替代广度,用精细化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
永荣实业与中望软件的合作仍在深化。双方共同期待着未来能够携手打造更多国产工业软件教育应用的“中国方案”。
关于中望软件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CAx解决方案商,拥有7大全球研发中心,深耕教育领域16年,为超4000所院校及8.5万所K12机构提供专业人才培养支持。
关于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2017 年于北京成立,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业务指导,挂靠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秘书处设在电子五所,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行业纽带作用,持续开展产业研究、公共服务、生态培育等多项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发展。
关于广东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
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11 家主要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中心于 2022 年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批复筹建,聚焦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卡脖子”技术攻关与生态建设,推动国产替代。
关于工业产品设计与仿真软件创新联盟
由工软数创牵头组建,院士领衔专家团队,汇聚近百家单位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主攻设计与仿真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dmsdw.cn/68703.html